书名:《脂砚斋评石头记》
作者:曹雪芹
脂砚斋(合著者)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第1版(2011年5月1日)
页数:884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42633767
ASIN:B0055Q0XY2
版权:凤凰壹力
编辑推荐
《石头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从传抄面世之初,各个抄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一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所以后人便称这些早期的《红楼梦》抄本为 脂评本 或 脂批本 。脂评本在早年的传抄过程中,产生了多个版本,在曹雪芹生前,就有至少三个脂本(甲戌、己卯、庚辰)在其友人中传观,其内容不尽相同,而曹雪芹身后,《红楼梦》以八十回的抄本流行于社会,各种抄本越来越多。到今天,比较重要的流传版本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残存十六回,一九二七年胡适收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残存三十八回,后又得三回及两个半回,现共有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七十八回;戚蓼生序《石头记》,简称 戚序本 ,八十回;杨州靖氏藏钞本《石头记》,简称 靖藏本 ,八十回。
名人评书
在所有这些版本中,甲戌本是最珍贵的一种,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本来面貌。此本的祖本极有可能是脂砚斋的编辑本,它成书很早,也并无拼凑现象。当然其他的版本也有其重要的价值,后人的编纂和研究一般是参考多个版本去考证和取舍。
媒体评价
本书的编辑整理有三个宗旨:一是力求还原《红楼梦》真实的原貌,二是力求尽量完整地收录评语,三是严格把关质量,对原书存在的字词错误加以改正或补正。因此我们以甲戌本为底本,同时参照庚辰本补齐了各回缺失,另外还参考了 蒙府本 戚序本 列藏本 等,亦即是说是参考了各个版本所做的一个汇编本。除了汇总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注,还参考了俞平伯、陈庆浩等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中错字、漏字一一加以改正,对讹句进行了全面的编辑以求严谨。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 - 约1763),清代小说家。生于一个 百年望族 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早年有过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自幼在文学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且因受到家学渊源和豪门生活的影响,对戏曲、金石、美食、养生、茶道等杂学无一不通。后曹家受到政治斗争牵连被革职抄家,曹雪芹在经历了锦衣玉食到 举家食粥 的沧桑之变后,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呕心沥血十载,以无与伦比的天才创作了长篇巨著《红楼梦》。《红楼梦》一书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目录
编者说明
凡例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雨云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第八回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 会芳园试才题对额 贾宝玉机敏动诸宾
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染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蘅芜院设言传蜜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回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俏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韵
第三十九回 村老妪谎谈承色笑 痴情子实意觅踪迹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
经典语录及文摘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此开卷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 通灵 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 甄士隐 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时,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故曰 贾雨村 云云。乃是**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 风尘怀闺秀 ,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此回中凡用 梦 用 幻 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自占地步。][自首荒唐。妙!]细谙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当年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荒唐也。]无稽崖[无稽也。]炼成高经十二丈,[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合周天之数。]只单单的剩下了一块未用,[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得有此一部鬼话。][数足,偏遗我, 不堪入选 句中透出心眼。]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书友评论及读后感
[上海三联出了一本好书]书本身是古朴风格的装帧,自不必不求浮华的外观,这点甚合我意。封皮略有印痕等但全无影响,“古书”嘛。正文字体绝对不小,行距恰到好处,小红字脂批年轻人应该都能看得清楚。脂批数量很多,各个版本都有汇集,实为快哉!作为第一次买给自己的《红楼梦》,此乃一次完美的购书经历。很开心。晚上妙品时刻真有一种莫大的乐趣。
[一本大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此书中不仅诗词写得漂亮,在脂砚斋的评述下,文章的人物分析道理阐述写得更好。原先读石头记有很多不懂之处,读此书,仿佛有一先生在带着领读,所学甚多。
[别具一格]看过N遍《红楼梦》,脂评版确实别具一格,脂砚斋的评论本身就另有一般情趣。
[遗憾缺“靖藏本”的脂砚斋评语]是多种版本的汇校本,但版本内容不同处没有注明,且汇集了多种版的脂批,红字,便于阅读,遗憾的是缺失有争议的“靖藏本”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