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1版(2017年5月1日)
页数:279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32
ISBN:9787532953530, 753295353X
ASIN:B071S3618Y
版权:北京文通天下
编辑推荐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国民女神林徽因惊才绝艳之作,全方位呈现一代传奇女性自由、洒脱的诗意与才情,重温失落已久的高洁风骨;感受感人至深的爱与激情;金岳霖、费慰梅、卞之琳、文洁若等文化大家诚挚推荐!
名人评书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金岳霖
我认定了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
——林徽因当我回顾那些久已消失的往事时,她那种广博而深邃的敏锐性仍然使我惊叹不已。她的神经犹如一架大钢琴的复杂的琴弦。对于琴键的每一触,不论是高音还是低音,重击还是轻弹,它都会做出反应……在她身上有着艺术家的全部气质。她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费慰梅
媒体评价
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她)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卞之琳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像达·芬奇那样的多面手。 他既是大画家,又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文洁若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3-1955),现代著名作家、建筑学家。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林徽因是极有天分、极具个性、极为独特的一位,可谓 钟灵毓秀、佼佼不群 。 她是徐志摩一生的爱恋,金岳霖终身的想念,梁思成一生的知己和伴侣,更是胡适眼中拥有 旷世才情、风华绝代 的中国一代才女。 她出身名门,家学谨严,游学欧美,学贯中西。一个充满文艺气质的诗人,却成为新中国建筑学的奠基者。 林徽因,她丰盈而热烈的精神世界,成就了她的才情与魅力。 她瑰丽的身影倒影在时光的长河里,如皎月一般熠熠生辉,引一代代读者神往……
目录
第一辑散文
悼志摩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山西通信
窗予以外
蛛丝和梅花
彼此
一片阳光
第二辑评论
惟其是脆嫩
写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第三辑小说
窘
九十九度中
钟绿
吉公
文珍
绣绣
第四辑书信
致胡适
致沈从文
致梁思庄
致梁再冰
致金岳霖
致梁思成
第五辑诗歌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那一晚
仍然
激昂
经典语录及文摘
十一月十九日,我们的好朋友,许多人都爱戴的新诗人,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的,残酷的,在飞机上遇险而死去。这消息在二十日的早上像一根针刺猛触到许多朋友的心上,顿使那一早的天墨一般地昏黑,哀恸的咽哽锁住每一个人的嗓子。
志摩……死……谁曾将这两个句子联在一处想过!他是那样活泼的一个人,那样刚刚站在壮年的顶峰上的一个人。朋友们常常惊讶他的活动,他那像小孩般的精神和认真,谁又会想到他死?
突然地,他闯出我们这共同的世界,沉入永远的静寂,不给我们一点预告,一点准备,或是一个最后希望的余地。这种几乎近于忍心的决绝,那一天不知震麻了多少朋友的心?现在那不能否认的事实,仍然无情地挡在我们前面。任凭我们多苦楚地哀悼他的惨死,多迫切地希冀能够仍然接触到他原来的音容,事实是不会为体贴我们这悲念而有些须更改;而他也再不会为不忍我们这伤悼而有些须活动的可能!这难堪的永远静寂和消沉便是死的最残酷处。
我们不迷信的,没有宗教地望着这死的帷幕,更是丝毫没有把握。张开口我们不会呼吁,闭上眼不会入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我们不能预期后会,对这死,我们只是永远发怔,吞咽枯涩的泪,待时间来剥削着哀恸的尖锐,痂结我们每次悲悼的创伤。那一天下午初得到消息的许多朋友不是全跑到胡适之先生家里么?但是除去拭泪相对,默然围坐外,谁也没有主意,谁也不知有什么话说,对这死!
书友评论及读后感
[一代才女]散文与诗歌相结合,提高个人修养,很实用
[不错]经典,才女的一生,就像丁香花一样芬芳,令人迷恋。
[很喜欢这个书]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才女好书]民国才女,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迷倒了多少才子! 封面好看!内容就不用说啦,大家都比我熟悉! 才女文字,艳压群芳!